儿童电影的创作者很多( duō)时候都会陷入到一个误( wù)区,那就是儿童电影采用( yòng)了成年人的视角,这实际( jì)上是一种惯性思维,但就( jiù)是这种惯性思维却导致( zhì)了一部分儿童电影看上( shàng)去属于四不像,成年人看( kàn)着别扭,因为孩子被赋予( yǔ)了一种不属于他这个年( nián)级的思维,儿童们看着更( gèng)加别扭,因为他们根本不( bù)是这个样子的。这样做的( de)结果就是导致一部分儿( ér)童电影质量上佳,因此,也( yě)反衬出来质量高的儿童( tóng)电影的根本逻辑,那就是( shì)真正的儿童视角。

今天给( gěi)大家推荐的影片《喧闹村( cūn)的孩子们》就属于儿童视( shì)角之下的一部儿童电影( yǐng)。整体的观感来说,本片给( gěi)人的感觉是舒服,这种舒( shū)服是没有任何的负面,也( yě)没有任何的可以需要你( nǐ)深度思考的余地,更多的( de)是享受片刻的宁静,而这( zhè)种片刻的宁静的享受自( zì)然来源于本片的创作者( zhě)对于儿童电影的真正的( de)理解。

这是一个并不复杂( zá)的电影,主要的角色是一( yī)群孩子们,孩子们的故事( shì)发生在夏天,发生在这个( gè)瑞典的一个毫不起眼的( de)安静的农村,在这里,孩子( zi)们可以自由自在的玩耍( shuǎ),也可以三五成群的背着( zhe)父母做一些他们才能懂( dǒng)得事情。面对着自己的不( bù)理解,孩子们有着各种各( gè)样的解读,面对着大人们( men)说过的话,孩子们都给出( chū)了属于自己的定义,美好( hǎo)的故事萦绕着一整个夏( xià)天,最终,夏天结束了,故事( shì)也画上了句号。

《喧闹村的( de)孩子们》好吗?当然好,但我( wǒ)们要讨论儿童电影的好( hǎo)与坏,根本在于我们要知( zhī)道好在哪里,坏在何处?如( rú)果仅仅是讨论一部电影( yǐng)的好与坏而不去总结归( guī)纳的话,对于创作者来说( shuō)并没有太大的意义。而本( běn)片的好很简单,也很明显( xiǎn),如果创作者视而不见的( de)话,那就糟糕了。《喧闹村的( de)孩子们》好在何处呢?好在( zài)简单,好在顺畅。

简单的意( yì)义在于它所选取的核心( xīn)是孩子们的世界,而且是( shì)一群放了暑假不用去学( xué)校的孩子们的世界,这个( gè)世界其实大家都明白,谁( shuí)都是曾经经历过童年之( zhī)后才长大成人的,而更多( duō)的人在成为了成年人之( zhī)后却忘记了作为一个孩( hái)子最基本的特性是什么( me)。在没有形成固化的三观( guān)的时候,孩子们最大的特( tè)点就是简单,对于事情的( de)认识是简单的,比如面对( duì)未知的领域,面对一个自( zì)己从来没去过的小树林( lín),喧闹村的孩子们会认为( wèi)里面有妖怪或者鬼魂,面( miàn)对着母亲们的一句笑话( huà),喧闹村的小女孩们却在( zài)傍晚认真跨栏执行等等( děng)。

这些看似简单且作为成( chéng)年人很难认同的行为,大( dà)都源于一个真正的孩子( zi)的内心,他们没有那么多( duō)的可以参考的思维帮助( zhù)自己辨别某一行为的合( hé)理性,更多的时候,他们需( xū)要用自己仅有的知识来( lái)帮助自己自圆其说,这一( yī)点包括男孩女孩各自的( de)恶作剧以及时不时的在( zài)沼泽地里表演舞台剧等( děng)等。这些简单是成年人无( wú)法具有的,但是对于孩子( zi)们来说,这是真实的。

其次( cì)就是顺畅,喧闹村的孩子( zi)们的世界是不与成年人( rén)的世界挂钩的,因为他们( men)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自( zì)顾自地得到一种安慰,这( zhè)就好比一群孩子说,我们( men)要做游戏,这个时候,成年( nián)人有两种选择,一种是划( huà)定场地,然后提供给孩子( zi)们可以选择的游戏,然后( hòu)看着孩子们玩游戏;另一( yī)种则是给孩子们一片区( qū)域,甚至不用专门划定场( chǎng)地,因为孩子们自己在心( xīn)里都有约定俗成的场地( dì),然后任由孩子们自己玩( wán)游戏。当然,《喧闹村的孩子( zi)们》选择的是第二种,这也( yě)是本片的创作者高明的( de)地方。

顺畅在于创作者完( wán)全成为了一个跟随记录( lù)者,他并不需要去专门指( zhǐ)导孩子们的行为,就可以( yǐ)从孩子们的视角收获属( shǔ)于孩子们的快乐,这种快( kuài)乐是真诚的,同时也是清( qīng)澈的。因为在喧闹村,孩子( zi)们的行为被单独当作核( hé)心展现了,而这个时候的( de)大人们却被淡化了,淡化( huà)为了一种背景,一种需要( yào)出现,但不会承担更多内( nèi)容的背景,就如同一棵树( shù),一个湖,一阵风,一个水桶( tǒng)等等。

大人们在喧闹村仅( jǐn)仅是当作大人存在的,但( dàn)是却不在喧闹村的孩子( zi)们的世界充当更重要的( de)角色,孩子们自己则是自( zì)己世界的核心,而在他们( men)自己演绎的故事当中,大( dà)人们只是工具,只是背景( jǐng)。比如说小男孩看来,鞋匠( jiàng)家的狗是可爱的,是可以( yǐ)跟自己一起玩闹的,而鞋( xié)匠看来,自己家的看门狗( gǒu)是可以一口咬断小男孩( hái)的脖子的,因此,它是危险( xiǎn)的,但最终的结果是小男( nán)孩获得了这条狗,而这条( tiáo)狗也没有如大人(鞋匠)所( suǒ)认同的那样咬断小男孩( hái)的脖子,这就是一个世界( jiè)的两个人不同的价值观( guān)所在。

很多时候,我们的创( chuàng)作者并不是拍不好儿童( tóng)电影,而是采用的方式方( fāng)法错误了,当我们换一个( gè)角度抛开惯性思维的时( shí)候,我们就会惊奇的发现( xiàn),原来儿童电影并不复杂( zá),真正从儿童的视角出发( fā),儿童电影或许才会成为( wèi)一个优秀的类型,否则,更( gèng)多的儿童电影只会面临( lín)自欺欺人的命运。
……
你好,再( zài)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