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由《踏血寻梅》导演翁子光( guāng)执导,刘青云、谷祖琳、苏文( wén)涛、熊诺颐主演的新作《爸( bà)爸》入围了第37届东京国际( jì)电影节主竞赛单元,目前( qián)也已定档12月5日在香港地( dì)区上映,并发布首支预告( gào)片。

©2024 TIFF
该片改编自哄动一时( shí)的荃湾享和街弑母杀妹( mèi)案,失去了家人的阮永年( nián)如常回到茶餐厅开店,让( ràng)自己感觉一切依旧⋯⋯当血( xuè)缘的摰亲夺走了生命的( de)挚爱,永年既无法憎恨生( shēng)者,更无法忘记逝者,唯有( yǒu)回忆与幻想相濡以沫,在( zài)迷茫的生活中找到一些( xiē)真实感,纵与儿子一窗之( zhī)隔,阮永年比以往更努力( lì)活得像一个爸爸。父与子( zi),这段窒息的关系会否迎( yíng)来长夜尽头,成为彼此活( huó)着的救赎?导筒本次在第( dì)37届东京国际电影节现场( chǎng)带来翁子光、苏文涛主创( chuàng)专访,一同走进这部话题( tí)之作的精彩幕后故事。

导( dǎo)筒: 电影《爸爸》改编自真实( shí)事件“香港荃湾享和街弑( shì)亲案”。您曾表示在取材的( de)过程中受到过很多复杂( zá)情感的触动,三言两语难( nán)以讲清的情感。诸般情感( gǎn)或情绪,或者说人物身上( shàng)的某一部分,有哪一部分( fēn)是您最想要表达的。
翁:我( wǒ)先不说我最想表达的,我( wǒ)从开始慢慢说。你问我人( rén)与人的感情,苏文涛也讲( jiǎng)过,有时候爸爸跟儿子的( de)关系很有趣的,在长大的( de)过程中,你跟爸爸似乎有( yǒu)一点竞争关系。你是男人( rén),我也是男人,在家中就会( huì)有一种很奇怪的竞争心( xīn)态。很多时候父子就会觉( jué)得,我一定是对的,而你是( shì)错的。我觉得父子之间很( hěn)多时候会存在这种类似( shì)ego或是自尊心的东西。这是( shì)一种很难表达的情绪,因( yīn)为它不是仇恨,对方并不( bù)是你的仇人,不是你的竞( jìng)争者。你既不是要赢他,也( yě)不是要他输掉,但同时你( nǐ)又不想输给他,很微妙。我( wǒ)觉得这种父子的关系或( huò)者是说家庭关系,是很有( yǒu)意思的。
但是我必须要说( shuō),很多人会认为这部电影( yǐng)我们要讲的是杀人的动( dòng)机的问题,然而对于这个( gè)叫作思觉失调症也就是( shì)精神分裂症的病症,杀人( rén)可以是完全没有动机的( de),杀人完全是病理性的发( fā)作。杀人的时候他会听到( dào)一个声音,这个声音可以( yǐ)是完全没有由来的。当然( rán),声音会跟患者的生活场( chǎng)景有关,比如(原型案件)可( kě)能跟环保有关,可能跟时( shí)代的某一些事情有关的( de)。比如说量子力学,新世界( jiè)的思维,他们很多会往这( zhè)方面去想。有一些还可能( néng)跟游戏世界有关系。但是( shì)这些都是朦朦胧胧的,它( tā)并不是习得的,而是没有( yǒu)清晰条理的,突如其来。所( suǒ)以都不是杀人动机,是无( wú)关的。
原来有人说这部电( diàn)影搞不好要叫“父子”之类( lèi)的,但我强调的是,这部电( diàn)影绝对是爸爸的视角,从( cóng)他的角度出发去看。爸爸( bà)的视角才会有这样的思( sī)维:儿子是不是跟我有竞( jìng)争?儿子是不是在某些情( qíng)况下生过我的气?是不是( shì)在某些情况下,我们给过( guò)他错误的引导?
导筒: 爸爸( bà)会去想到底是不是有原( yuán)因的。翁:对!但所有的都不( bù)是!如果没有发生杀人事( shì)件的话,他不会去这样整( zhěng)理跟儿子的关系。所以我( wǒ)用了这个假命题,杀人,这( zhè)之后让爸爸重新整理他( tā)跟儿子的关系。整理的必( bì)要在于,他想寻找事情的( de)真相才需要整理,一般的( de)爸爸可以不整理的。是的( de),只要儿子健康成长,爸爸( bà)不需要整理和儿子的关( guān)系。因为他的儿子杀了人( rén),他才需要去找一个真相( xiāng)。但是他发现,他找不到。他( tā)整理好跟儿子之间发生( shēng)过的事情中所有细小的( de)脉络,但是都跟杀人没关( guān)系。对于我来说,这才是这( zhè)部电影的重点,就是 无常( cháng) 。你会发现有的东西,其实( shí)是无常。我们中国人,有一( yī)个中文词汇来美化无常( cháng),缘分。两个人走到一起要( yào)不要爱,要不要结婚,要不( bù)要跟对方生孩子,到底什( shén)么关系,其实都是无常。“无( wú)常”中的“常”是总会突然碰( pèng)巧发生。我们会把一些事( shì)情讲得仿佛有必然性,但( dàn)它其实并没有必然性,它( tā)只是从无常中而来。杀人( rén),建立关系,感情的突然美( měi)好或者突然崩坏,全都从( cóng)无常之中来。所以《爸爸》之( zhī)中我很喜欢的部分是——因( yīn)为我已经拍了几部关于( yú)案件的电影,我自己导演( yǎn)的也两部了——我很喜欢用( yòng)一些所谓的案件,但是案( àn)件实际上是假命题。人类( lèi)在极端的情感、极端的事( shì)情发生之后,会重新整理( lǐ)对很多事情的看法,尤其( qí)是人与人的关系,他和这( zhè)个世界的关系,他和自己( jǐ)的关系。对我来说,我就只( zhǐ)是在做这种事情。

导筒: 在( zài)无常的变故发生之后,父( fù)亲和儿子都在各自的环( huán)境里开始了所谓的新生( shēng)活。儿子遇到了仿佛父亲( qīn)的金叔,父亲遇到了冬菇( gū)头男孩觉得他好像是儿( ér)子。他们像在重新学习做( zuò)父亲、做儿子,正如您说的( de)“整理”。而有一处情节似乎( hū)可以呼应,女儿厚恩抱回( huí)来一只小猫,父母同意她( tā)养之后,她立刻自称是猫( māo)的妈妈,而妈妈金燕笑道( dào)那它该怎么叫我。请问您( nín)如何看待女性对情感关( guān)系的认知?以上对比是否( fǒu)说明女性更直接,会直接( jiē)接受而并不需要学习的( de)过程?
翁:你说得对。一般小( xiǎo)孩,尤其是女孩,比如捡一( yī)只猫咪回来,甚至只是买( mǎi)了一个玩具、一个小小的( de)娃娃,就会说,“我是它的妈( mā)妈了”。但孩子不会买回一( yī)件东西后自称“我就是它( tā)的爸爸”。谁小时候会对买( mǎi)来的玩具说“我是它的爸( bà)爸”?对吧?不会的!养只小猫( māo)咪说“我就是它爸爸”?不会( huì)的,真的不会的。我觉得这( zhè)是有关性别的一个很特( tè)殊东西。其实你说得很对( duì),我觉得这是借拍《爸爸》最( zuì)开心的事。我自认为在以( yǐ)往所有的电影中,拍女性( xìng)比拍男性要好一些,比如( rú)春夏的角色。我拍女性的( de)角色更强一点,因为我认( rèn)为女性的领悟能力比男( nán)性强很多。男性需要通过( guò)很多不同的方法和途径( jìng)才能理解一件事,需要“触( chù)类旁通”,需要很多逻辑。但( dàn)是女性可能会:“哦,我来了( le),我就成为某种身份。”儿子( zi)厚明认识金叔后,不单只( zhǐ)是学习。他不单只觉得这( zhè)个是我爸爸,所以学习怎( zěn)样做儿子,他甚至觉得自( zì)己有一天会不会变成这( zhè)个人,那会不会是将来的( de)自己。
而刘青云演的爸爸( bà),他看到冬菇头男孩的时( shí)候会想,我有没有可能向( xiàng)他学习一点什么?他后来( lái)的确学习了男孩用数数( shù)字的方法控制情绪,让自( zì)己镇定下来。父子两人在( zài)不同的年龄里面都在向( xiàng)他人学习,这或许是男性( xìng)学习的本能的一种东西( xī),男性理解道理需要过程( chéng)。

导筒: 到什么年龄都仍在( zài)成长。
翁:啊你说得很对,但( dàn)不到那个程度,我不喜欢( huān)金句,但是的确是“男人永( yǒng)远在成长的路上”。厚明看( kàn)到金叔的样子,在给爸爸( bà)的信中就这样讲,“我很害( hài)怕有一天会变成他”。有一( yī)场金叔的戏,拍好剪掉了( le),我觉得很可惜。金叔失去( qù)自由已经三四十年了,他( tā)被释放即将可以一脚踏( tà)出去的时候,却踏不出去( qù),他怎么样都无法离开。在( zài)那道边界线上,站着,半天( tiān)出不去。厚明就在那里看( kàn)着,在想我会不会有一天( tiān)就像他那样。但是这场戏( xì)剪掉了。这场戏其实写的( de)就是你刚才说的,男人从( cóng)来都是通过触景学习,或( huò)者说从错误中学习。爸爸( bà)也一样,他是向男孩学习( xí)的数数字,当时并不是故( gù)意找茬的。还有叫call girl那场戏( xì),他怎么可能不知道那个( gè)人是骗他?从对方开始说( shuō)要拿钱下楼交给某个人( rén),就肯定知道了。他理性知( zhī)道,但是他就是总会被骗( piàn)。因为男人从来都是在错( cuò)误中学习,甚至说他是故( gù)意投进陷阱里面,再爬起( qǐ)来。所以我觉得你说的关( guān)于男性的这种学习,讲得( dé)很对。
导筒: 当然我认为这( zhè)部电影中女性也并不单( dān)薄,因为女儿对小猫的态( tài)度也有变化,这个我们等( děng)观众去看,她也不是简单( dān)地成为母职。说到金叔,电( diàn)影中有金叔向天望飞鸟( niǎo)的镜头。这部电影中有很( hěn)多这类动物的画面,似乎( hū)比您以往的作品里面多( duō)一些,比如有鸡、鱼,主角小( xiǎo)猫三花,还有甲虫、牛。这些( xiē)动物是刻意设计的吗?是( shì)否在呼应儿子厚明的所( suǒ)谓世界观。

翁:你说得太对( duì)了。本来我最早的剧本中( zhōng),爸爸最后在厨房的窗前( qián)望出去,透过对面窗的窗( chuāng)格,他看到一只狮子。我连( lián)狮子的特效都已经建好( hǎo)模了,但后来我决定不要( yào)了。我觉得这个东西太大( dà)了,而且它过于明确地指( zhǐ)向精神疾病,我不想妖魔( mó)化精神疾病。我不要用这( zhè)种东西,我不是神,我没资( zī)格给到象征意义的实物( wù)来代表它。所以我后来把( bǎ)这个狮子拿走。但我确实( shí)很喜欢动物的那种气势( shì),气势就是所谓的……人类如( rú)果不会讲话,不就是动物( wù)吗?如果我们不会使用某( mǒu)种公认的交流工具也就( jiù)是语言来进行沟通的话( huà),其实我们就是动物。动物( wù)的感情是很单纯的。比如( rú)我常常用猫举例子,我养( yǎng)猫,喜欢观察猫。它们的动( dòng)机或者说要求,都是非常( cháng)坚定的。“我现在想吃饭”,猫( māo)会用所有的方法让你——不( bù)是语言哦!而是用所有其( qí)他的方法,让你知道它饿( è)了,“我一定要吃到这个饭( fàn)”。它想出门,那就会在门口( kǒu)徘徊,看你回来它会跳过( guò)去就踩你。猫会有很坚定( dìng)的意思表达,让你能明白( bái)它要做某件事。其实这也( yě)是一种情感的表达,只是( shì)这种表达是从动机、需求( qiú)出发,从欲望出发。人也一( yī)样。人建立家庭,或者从爱( ài)情开始,也是从欲望及其( qí)相关的点出发。你想看到( dào)某种愿景,想要拥有什么( me),那么就去建立感情,去踏( tà)出第一步。所以动物的这( zhè)种本能,对我有很深的启( qǐ)发,我很喜欢的,基本上我( wǒ)的每一部电影都写一个( gè)动物。我之前写的鲁荣渔( yú)的剧本,里面最后的镜头( tóu)就是,一只企鹅。这只企鹅( é)从不知何方游来。南方水( shuǐ)域,企鹅上岸,站在那里,看( kàn)着那人。对视,完。我一直都( dōu)很喜欢用动物作为结尾( wěi)。
而我们这部电影的狮子( zi)……苏文涛看过剧本的,最后( hòu)确实有狮子。但我后来把( bǎ)狮子去掉了,没有用CG去完( wán)成它。但是如果场景里原( yuán)本就出现了某个动物的( de)话,我们就可以保留。你说( shuō)到的飞鸟,金叔那个镜头( tóu)很短,他抬头看鸟。我不知( zhī)道你记不记得,爸爸最后( hòu)跟儿子的那段戏,那个拐( guǎi)杖,他一下就发现儿子的( de)眼神不对,他们父子都进( jìn)步了。儿子刚一看拐杖,爸( bà)爸就说我不是,我不是……
导( dǎo)筒: 不是腿不好,只是去看( kàn)鸟,我身体好得很。翁:对!我( wǒ)只是去看鸟。看鸟的镜头( tóu)我是做了这个呼应,爸爸( bà)可以自由地去看鸟。我会( huì)用很多这类东西作为密( mì)码,放到电影之中。再比如( rú)杜笃之帮我去做声音的( de)时候,他突然看见场景中( zhōng)的沙发。他说,沙发不应该( gāi)是猫后来抓坏的,而是案( àn)发当天就……我会埋起很多( duō)细节,很多呼应的东西。那( nà)么动物作为一种元素,或( huò)许加入动物也不是抱着( zhe)特别刻意的动机。但是我( wǒ)的确,会喜欢加入动物,比( bǐ)如《正义回廊》最后的蜘蛛( zhū)也是我的想法,是我提出( chū)的。蜘蛛包围凶手,那个设( shè)计也是我的想法。所以我( wǒ)对动物可能确实有某一( yī)种想法在吧。



导筒: 不过您( nín)最后还是把《爸爸》中的狮( shī)子这种过于有象征意义( yì)的动物删掉了。但是电影( yǐng)依然保留了几处相对超( chāo)现实的点,就是爸爸会看( kàn)到女儿的幻象。妻子仅出( chū)现在他的记忆里,女儿厚( hòu)恩却时常会出现在他的( de)身边,厚恩是唯一的幻觉( jué)。这处设计的意思是父亲( qīn)对女儿有特殊的情感连( lián)接吗?
翁:其实我有给到刘( liú)青云一句对白,但我有时( shí)候觉得他演出来就不再( zài)需要那句对白。大家看完( wán)电影就会回想我现在说( shuō)的,他原剧本讲过的一句( jù)对白。他内心认为小孩不( bù)会像老婆那样,对自己会( huì)有那种舍不得。他觉得女( nǚ)儿和老婆对自己的情感( gǎn)不一样。他想象中的老婆( pó),是会舍不得他的,所以相( xiāng)应的他不忍心把老婆留( liú)在身边,反而是把女儿留( liú)在身边。他有过这句对白( bái),跟其他人讲为什么幻象( xiàng)是女儿,而不是幻想老婆( pó)仍在:因为我知道老婆肯( kěn)定舍不得我,女儿呢,她要( yào)走的时候肯定还是会走( zǒu),因为她是个孩子。他会有( yǒu)这种想法。但是我到后来( lái)也是选择不要那句对白( bái),不用讲那么直白。女儿抱( bào)着爸爸的时候,其实我当( dāng)时很犹豫,因为女儿是幻( huàn)象而不是实体,不应该有( yǒu)太多的情感的参与。但到( dào)最后女儿流眼泪了,女儿( ér)抱着爸爸的时候观众可( kě)以看到,她是大哭出来的( de)。我时常会觉得,我宁可要( yào)演员的感情,感情可贵。我( wǒ)本来就想过,孩子是虚的( de)幻象,那么又怎么知道是( shì)不是需要流眼泪?爸爸认( rèn)为她不会不舍得自己,她( tā)真的就不会了吗?那万一( yī)她真的不舍得了呢?我觉( jué)得这个事情就交给演员( yuán)吧。可能演员演出来之后( hòu)我才知道,哦,原来你有这( zhè)样的感受。你给了,那我就( jiù)要了,我就接住了,很多时( shí)候我都这样。我觉得演员( yuán)肯定是比导演更接近人( rén)物,有时候他们会给我答( dá)案。
导筒: 厚明也是这样。您( nín)在镜头上给了儿子厚明( míng)很多大特写,直接表现人( rén)物心理。但特写对表演的( de)要求也很高,请为苏文涛( tāo)作为电影新人,在表演中( zhōng)有没有遇到一些困难,有( yǒu)什么经验或者感触?
苏:面( miàn)对镜头我不会故意做一( yī)些表情,我的情绪会带动( dòng)我的表情出来。在我的理( lǐ)解之中,厚明的想法其实( shí)是很小朋友的,他是个小( xiǎo)孩。一直都是爸爸在照顾( gù)他,而他一直都是小朋友( yǒu),长不大。在我的想象里面( miàn),这个精神疾病是一直有( yǒu)的。我不是突然病了,而是( shì)早就病了。作为一个病人( rén),我不断在看周围的世界( jiè),有很多东西不断进入脑( nǎo)海,不断积累。只不过是刚( gāng)好有一个契机,触发了某( mǒu)种开关,我终于忍不住了( le),就去杀人。所以表情不是( shì)我演出来的,是理解之后( hòu),再到某一种情绪的时候( hòu),我就也会感受到,会自动( dòng)地带入进去。
导筒: 理解人( rén)物、进入人物,从人物本身( shēn)出发,而不刻意表演。你演( yǎn)得非常得好。
苏:谢谢。
翁:每( měi)个新人来了,我不可能知( zhī)道哪一个特别会演的,我( wǒ)只能觉得某一个人特别( bié)会吸收我讲的东西。苏文( wén)涛就是那种,很空白,很放( fàng)空,他很擅长接收东西。还( hái)有我选的演员,眼睛都是( shì)很亲切的,你看他,这眼睛( jīng)很亲切的。比方说郭富城( chéng)啊,比方说梁朝伟,比方说( shuō)刘青云,比方说春夏,他们( men)眼睛都很亲切的。当年我( wǒ)选白只(《踏血寻梅》中凶手( shǒu)的演员)的时候也是,白只( zhǐ)不像一个会杀人的人,苏( sū)文涛也不像一个会杀人( rén)的人。所以电影要做到的( de)完成度,就是让观众看完( wán)电影的时候,面对原本亲( qīn)切的演员却想:“啊!我相信( xìn),这个人会杀人。”虽然你不( bù)知道为什么,但你开始相( xiāng)信,他有做到杀人这个事( shì)情。他在电影里面表现的( de)力量、精神的境况,会让观( guān)众觉得,“诶,你……”明明第一眼( yǎn)看他不像会杀人,你看苏( sū)文涛现在是这样子的,不( bù)会杀人的。但是到了画面( miàn)里,到了电影的不同场景( jǐng)中,你觉得这个人真的很( hěn)有可能会杀人。这就是一( yī)个对比。如果没有做到把( bǎ)这个对比拉开,那可能电( diàn)影很多方面都会做不到( dào)有力量。
导筒: 原型的案件( jiàn)发生在2010年,电影《爸爸》自2012年( nián)开始做调查和创作等筹( chóu)备工作。《踏血寻梅》在后来( lái)的2014年拍摄,次年上映。相当( dāng)于《爸爸》的剧本跨越了很( hěn)长时间,那么请问现在电( diàn)影的呈现跟您最初的想( xiǎng)法有什么核心上的不同( tóng)?或者说这些年您的感触( chù)和经历,有没有带给作品( pǐn)一些新的东西。
翁:没有改( gǎi)变太多。在最早写完这个( gè)剧本之后,我就一直放着( zhe)没有大改了。我不定期就( jiù)打开来再看一次,有很多( duō)次我一打开这个剧本就( jiù)从头看到尾,经常花一个( gè)晚上完完整整看一次。然( rán)后我可能会再发给我的( de)同事,比如跟我后期老师( shī)讲,这真是一个好剧本啊( a),什么时候我们可以拍就( jiù)好了。其实这个剧本的创( chuàng)作前提是,我本来是帮一( yī)个香港的大导演写的。当( dāng)年他看完《踏血寻梅》的剧( jù)本之后,就让我帮他写案( àn)件相关的剧本,他选了这( zhè)个荃湾弑亲案送来。我一( yī)看就说,哎呀,我刚刚才写( xiě)完《踏血寻梅》啊,你又让我( wǒ)写这个,太沉重了。但是他( tā)说,我是看到你《踏血寻梅( méi)》的剧本才来找你,当然是( shì)因为知道你有这方面的( de)能力,你又没有写过别的( de)给我看过。后来我就帮他( tā)写了。所以《爸爸》原本是帮( bāng)另外一个导演写的。结果( guǒ)写完之后,我对这个剧本( běn)产生了感情。后来我就对( duì)他说,能不能让我拍啊。要( yào)不你拍,你赶紧拍,你拍了( le),那我死心。你不拍,你等着( zhe),我就每一个月都给你发( fā)信息,我求求你,给我拍这( zhè)个。过了几年之后,我就自( zì)己买回来。无论我成为什( shén)么级别的导演,都会回来( lái)拍出这部电影的,结果我( wǒ)也做到了。我也不是什么( me)高级别,但是这毕竟只是( shì)一个小的文艺片。但是《爸( bà)爸》就是我最想拍的项目( mù)。
导筒: 谈到文艺片,在香港( gǎng)拍摄文艺片筹集资金有( yǒu)什么困难?我们知道《踏血( xuè)寻梅》是有过一些波折的( de)。
翁:《踏血寻梅》的时候的难( nán),是因为我当时也不是一( yī)个有履历有成绩的人。但( dàn)是后来相对比较容易,因( yīn)为我已经相对被认识。当( dāng)然投资我的电影都知道( dào),我的电影不是特别卖钱( qián)的。我监制的《正义回廊》票( piào)房不错,但当导演拍的电( diàn)影都不是特别赚钱的,我( wǒ)并没有拍摄赚钱的电影( yǐng)的履历。因为我的电影很( hěn)多时候都是那种,像我们( men)聊的,懂的人、看得进去的( de)人,才看得出在发生什么( me)事情。就是它有门槛。有人( rén)会看不出你到底在表达( dá)什么,或者因此不喜欢、不( bù)认可。文艺片没有限制,有( yǒu)时候可以拉得挺远的,在( zài)这个层面上它注定不会( huì)是很商业的东西。所以我( wǒ)的电影找投资一向都不( bù)容易。但是我现在有一定( dìng)的基础,我觉得这个地球( qiú)上面始终会有相信你的( de)人。我已经在地球上建立( lì)了大家对我的信誉,所以( yǐ)我还是有很大的意志力( lì)去冲破资金的难关。我自( zì)己也会做一些其他的工( gōng)作,一直在做不同的电影( yǐng),有一些可能也相对比较( jiào)类型化的。因为我有工作( zuò)能力,或者说有在业内的( de)信誉,所以我会有能力去( qù)做到一些东西。我也可能( néng)拍广告也好,拍其他什么( me)东西也好,去补贴我自己( jǐ)的那个项目。而且如果我( wǒ)拍香港本土的文艺片,需( xū)要的成本也比大陆项目( mù)的成本要低一些。
导筒: 是( shì)否方便透露一下接下来( lái)的项目。
翁:我自己是有想( xiǎng)做的,《桂花飘乡》,原型是河( hé)南的李桂英的那个项目( mù)。那个我很想拍,那个是真( zhēn)的很想拍。还有很想拍一( yī)部电影献给我几年前去( qù)世的奶奶,她很喜欢买六( liù)合彩。我想拍一个老人的( de)故事,可能会很轻松、很温( wēn)情的故事,但可能跟生死( sǐ)也有关系。我喜欢家庭的( de)题目,想拍家庭的故事。

采( cǎi)访 / 撰文:赵唯均